发布时间:2023-09-19 09:12:43 | 作者:小智
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、最深、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。太平洋的名称出自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,其平面轮廓为椭圆形,长约19900千米,最宽处约15900 千米;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和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。
太平洋的面积:
面积17967.9万平方千米。
太平洋的名称由来:
1、太平洋最初没有统一的称呼,中国古代把它笼统地称为“沧海”“东海”等。公元1513年9月26日,西班牙探险家巴斯科·巴尔沃亚从巴拿马海岸见到此洋,命名为“South Sea”,中文译为“南海”。
2、现在使用的名称源自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。1520年,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受西班牙国王委托,率领船队寻找通往东方的航线,横渡大西洋后到达南美洲的巴西海岸。接着他们沿海岸继续向南航行抵达南美洲最南端,然后自东而西穿过一条曲折、长达100多千米的海峡(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为麦哲伦海峡),进入太平洋海域。麦哲伦发现这里海面比较平静,与波浪滔天的大西洋形成鲜明的对照。因此,麦哲伦便把这个叫作“South Sea”的大洋改称为“Pacific Ocean”,中文翻译为“太平洋”。
太平洋的位置境域:
(1)北部从亚洲大陆最东端的杰日尼奥夫角(西经169° 39′ 7″,北纬66° 4′ 45″),经白令海峡,与美国阿拉斯加西端苏厄德半岛的威尔士王子角(西经168°5′5”,北纬65°37′40”)的连线为界,与北冰洋相连。
(2)东部两处与大西洋相连:一是经麦哲伦海峡东口,自南美大陆维京角(南纬52°19’40”、西经68°21’10”),与火地岛的圣灵角(南纬52°39’32”、西经68°36’28”)的连线;二是自火地岛东南的合恩角(南纬55°58’47.5”、西经67°16’18”),在德雷克海峡沿西经67°经线为界。
(3)南部与印度洋分界线有巴士海峡分界线和塔斯马尼亚分界线:自澳大利亚南角(南纬39°8’13”、东经146°22’27”),与塔斯马尼亚岛东北部的连线为巴士海峡分界线;自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(南纬43°38’37”、东经146°49’39”),沿东经146°经线与南极大陆之间的连线为塔斯马尼亚分界线。
(4)西部与印度洋有两处分界线:一是自亚洲大陆南端的皮艾角(北纬1°15’58”、东经103°30’39”),经小伊乌岛、小卡里蒙岛,至克达布角(北纬1°5’36”、东经102°58’37”)的连线;二是自苏门答腊岛东南端图阿角,经桑吉昂岛北角,至爪哇岛西北端默拉克角的连线。
太平洋的气候:
1、气温
太平洋的气温随距离海平面的高度上升而减少,高度每上升100米,平均气温大约下降0.65°C。海平面气温分布主要受纬度和季节影响。例如,1月份赤道一带气温为30°C,北纬65°白令海峡一带的气温则为-30°C左右;7月份赤道气温依然为30°C,北纬65°白令海峡一带的气温则在20°C左右。
2、海面风
北太平洋10月至次年3月为季风季,日本海、黄海以东的洋面盛行西北风,菲律宾附近则以东北风为主,台风高发季在7-10月,最大平均风速7节,70.39%的台风强度在一级以下。
3、辐射
太平洋的总辐射量远小于同纬度的陆地,总辐射量夏季最大,辐射密度总体随纬度增大而减少,但最高值并非在赤道,赤道太平洋年平均通量密度为200~220W/㎡,最高值240W/㎡出现在纬度10°~20°之间。
4、降水
太平洋区域的降水存在局地性分布,赤道西太平洋降水极多,而赤道东太平洋则极少降水;纬度20°~30°属于少雨带,不过,也有降水很多的东亚沿海,以及降水很少的中亚等地。太平洋日平均降雨量0.27毫米/小时,日内最高值0.30毫米/小时,最高值通常发生在上午6时;最小值0.24毫米/小时,通常发生在21时。台风期间降雨量日平均值为1.29毫米/小时,最高值1.39毫米/小时,最高值一般发生在3时-9时之间。
5、大气环流
太平洋大气环流水平范围数千千米,垂直空间在万米以上,主要因素为太阳辐射的非均匀分布、地球自转等。北太平洋1月受阿留申低压控制,冷空气活动频繁,阿留申岛低压最强,3月开始减弱,7月闭合中心几乎消失,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(又称为夏威夷高压)开始控制,大部分洋面受副高影响,至10月开始收缩,直至冬季消退;南太平洋大气活动中心的季节变化小于北太平洋,全年在低纬度受副热带高压控制,中心位置在太平洋东部海域31°S、100°W一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