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3-09-25 09:39:39 | 作者:小智
叶圣陶(1894年10月28日-1988年2月16日),原名绍钧,字秉臣,后字圣陶。江苏省苏州市人,中国现代作家、教育家、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,有“优秀的语言艺术家”之称。
叶圣陶作者简介:
1、叶圣陶于1894年出生在苏州吴县。1912年在草桥中学毕业后曾任小学教员。为了生计而开始撰写文言小说,投稿给《礼拜六》等刊物。
2、1915年,经好友郭绍虞介绍到上海尚公学校当小学国文教员,两年后与王伯祥等人前往吴县任教,不再写文言小说,并在《妇女杂志》发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。1919年应好友顾领刚邀请为《新潮》月刊写白话文章,1919年3月加入新潮社。
3、1920年冬郑振铎写信邀请叶圣陶作为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。第二年,与沈雁冰(矛盾)、郑振铎等发起组织“文学研究会”。1922年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中国新文坛上的第一个诗刊《诗》。解放后,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、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、教育部副部长。曾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。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,享年94岁。
4、叶圣陶创作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童话集《稻草人》,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,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的社会现实,影响巨大。并撰写了诸多有关教育、教学的专著和文章,为中国现代教育、现代文学和现代出版事业都作出了重大贡献。
叶圣陶的主要思想:
1、教育思想
叶圣陶认为,学语文就是学做人。是学习和交流的工具。在语文教材建设方面,他提出了语文教材的“工具说”“例子说”“凭借说”等性质,强调要科学编写语文教材,适应儿童的需求。在语文教学方面,叶圣陶总结出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规律和方法。此外叶圣陶还非常重视教师修养的提高,认为这是教育改革的关键。
叶圣陶还认为语文锻炼孩子思维,因为语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,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他认为语文教学的目标应是锻炼思维,训练语言,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同时并举,此外,语文的教学方法应该愤徘启发,举一反三,为孩子开启智慧之门。他还认为阅读教学应该从课文训练思维,让孩子学会思考。
2、创作思想
现实主义:叶圣陶的作品深入反映了社会现实,关注民生,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。他认为文学应该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真实情况,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服务。
人民性:叶圣陶关注普通人民的生活,以人民为创作主体。他的作品以人民为中心,展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努力。
教育性:叶圣陶将文学创作视为一种教育工具,旨在启迪人们的思想,弘扬民族精神。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,还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。
多样性:叶圣陶的创作涉及多种文学体裁,如小说、散文、诗歌等。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,体现了他对文化多样性的推崇。
叶圣陶的创作风格:
1、叶圣陶的小说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,通过描绘现实生活中的细节和人物形象,深入揭示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屈辱。他的作品不仅关注社会问题,还展示了儿童文学的风格和小说的诗化特色。
2、以《六年级生》为例,叶圣陶通过讲述一个城市孩子和一位农村孩子的友谊和经历,展现了城乡差异、教育不公和家庭矛盾等问题。在儿童文学方面,叶圣陶关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,以孩子们的视角展示社会现象,既有趣味性,又具启发性。
3、短篇小说《蚂蚁的生活》以一只蚂蚁的视角,生动地表现了小人物在封建社会的生存状态。该作品展示了叶圣陶作品的诗化特质,通过动物视角的寓言手法,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作品中所要表达的现实主义思想。
4、在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的描绘方面,叶圣陶充满了讽刺和同情。例如,《小城之春》描绘了一个小城知识分子阶层的生活,生动刻画了他们的世俗和虚荣。而短篇小说《老王》通过一个卖文房四宝的小贩的故事,反映了知识分子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现实,强烈批判了封建社会对知识分子的压迫。
5、叶圣陶的小说作品具有现实主义、儿童文学风格和诗化等多重特点。他关注社会问题,挖掘人物性格,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,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