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3-09-26 09:42:34 | 作者:小智
鲁迅,小名阿张,本名樟寿,初字豫山,后字豫才,改名周树人。1918年(民国七年)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《狂人日记》时候开始使用“鲁迅”作为笔名。
鲁迅的名言名句经典语录:
1、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,只要愿挤,总还是有的。 (鲁迅)
2、倘只看书,便变成书橱。 (鲁迅)
3、与其找糊涂导师,倒不如自己走,可以省却寻觅的功夫,横竖他也什么都不知道。
4、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,只是向上走,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。 (鲁迅)
5、其实地上本没有路,走的`人多了,也便成了路。 (鲁迅)
6、哪里有天才,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。 (鲁迅)
7、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,唯有它发扬起来,中国才有真进步。 (鲁迅)
8、沉着、勇猛,有辨别,不自私。 (鲁迅)
9、愈艰难,就愈要做。改革,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。 (鲁迅)
10、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:一要生存,二要温饱,三要发展。 (鲁迅)
11、必须敢于正视,这才可望敢想、敢说、敢做、敢当。 (鲁迅)
12、曾经阔气的要复古,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,未曾阔气的要革新,大抵如此,大抵!(鲁迅)
13、人类总不会寂寞,以为生命是进步的,是天生的。 (鲁迅)
14、只要从来如此,便是宝贝…… (鲁迅)
15、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,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。(鲁迅)
16、墨写的谎说,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。 (鲁迅)
17、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。 (鲁迅)
18、贪安稳就没有自由,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。只有这两条路。 (鲁迅)
19、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,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。 (鲁迅)
20、时间就是性命。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,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。 (鲁迅)
鲁迅的思想主张:
1、国民性思想
鲁迅一生都在关注着民族的命运和国人的良知,痛心于国人的愚昧、麻木和冷漠,他期盼着中国人能够最终觉醒,直面人生,根除奴性,使自己的人格得以健康、健全的发展,并将此作为了自己毕生的追求。作为文学家,鲁迅对于国民性弱点的剖析没有系统地总结过,他的国民性批判思想散见于他的文学创作,主要集中于小说和杂文中。
2、汉字落后论
鲁迅在《门外文谈》中论述了汉字发展史,批评“汉字落后”。他肯定了“古人传文字给我们,原是一份重大遗产,应该感谢的。但在成了不象形的象形字,不十分谐声的谐声字的现在,这感谢却只好踌躇一下了”。还指出:“文字难,文章难,还都是原来的。
这些上面,又加以士大夫故意特制的难,却还想它和大众有缘,怎么办得到。”“五四时候的叫‘文学革命’,就为此。但还只知道了文章难,没有悟出中国等于并没有文字”。汉字难认、难读、难写,劳苦大众无法掌握,所以造成中国落后,这基本是五四运动领袖的共识。
3、反对文言文,提倡白话文
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,鲁迅大力提倡白话文,反对文言文。五四以前的书面语以文言为主,它和口语是分离的,这就使以文字为主的书籍文章难以为普罗大众所接受。鲁迅在《门外文谈》第六章“于是文章成为奇货了”中,无情批评了这种言文脱离的现象:“文字在人民间萌芽,后来却一定为特权者收揽。”“因为文字是特权者的东西,所以它就有了尊严性,并且有了神秘性。”
“文字既然含着尊严性,那么,知道文字,这人也就连带的尊严起来了。”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,都应该灭亡!”认为中国封建主义卫道士们死抱文言不放,因为他们看中了文言非一般民众可懂,易用于欺骗和愚弄百姓的“好处”,把文言当作他们阶级固化的工具。
鲁迅还认为“古文已经死掉了,白话文还是改革道上的桥梁,因为人类还在进化。”鲁迅不仅宣告了古文的死亡,还指出白话文并非中国语言发展的极致,它也同样会被其它更新、更好、更有生命力的语言取代。
4、儿童教育
鲁迅关于儿童教育的一贯思想是“以孩子为本位”,致力于儿童的个性发展。鲁迅认为中国封建教育重视伦理压制个性,在极大程度上漠视了作为个体人的存在。中国教育尤其是儿童教育的一个很大的偏失,就在于个人永不被发现。
鲁迅明确地提出教育要张扬人的“个性”,具体表现在儿童教育上,应该“教给他们自立的能力”,就是把儿童培养成“独立的人”。鲁迅也指出发展儿童个性的具体方法,开宗第一便是理解”,“第二便是指导”,“第三便是解放”,“便是父母对于子女,应该健全的产生,尽力的教育,完全的解放”,“决不能用同一模型,无理嵌定”。对于培养怎样的“新人”。
鲁迅也有个总的要求:“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,纯洁高尚的道德,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,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,不被淹没的力量。”具体而言,鲁迅培养的目标是要有健硕的体魄;要具有独立自主、敢于创新的精神;要有善于反思、主动学习的精神。